May 25, 2013

進食失調 張志雄醫生 Public Education Series No. 2 (2013)

進食失調是指病者對體重過份注意引致進食行為出現問題,繼而嚴重影響身體的症狀。它一般可分為厭食和暴食兩大類,而本文會談談厭食症之診斷、病徵及家人需留意之處。厭食症的發病者多為十多二十歲的青春期女性,現時在香港沒有很準確的患病統計數字。一般患者在不同情況下被診斷出厭食症:如婦科醫生為停經女性看病,又或家庭醫生診斷其他疾病時發現。也有學校社工在輔導學習或社交問題時發現體重暴跌,甚至在政府學童保健身體檢查時發現而作轉介,又或因體弱昏倒、情緒出現問題而需要入院等等。

診斷
該病可在短暫時間如幾週內,由病發發展至很嚴重情況,亦可導致死亡。因此,及早診斷和接受治療是很重要的。醫生會根據病徵來斷症,患者如有體重下降低於性別及年齡所預期中位數之百份之十五,自我形象扭曲,拒絕增加體重,及女性停經三次或以上,都可被斷定為厭食症。

病徵
生理:身體缺乏多種營養,出現疲勞怕冷;肌肉消瘦致易跌倒受傷、貧血、膚色蒼白,手掌呈淺橙色、指甲呈暗紫等。嘔吐患者牙齒受胃液而損毀,扣喉者手指背面出現厚皮,其亦會出現體內電解質失調而影響心率。
身體缺乏足夠能量,新陳代謝減慢,血壓下降,心跳減慢,脈搏微弱,體溫偏底,便秘,思想遲緩,皮膚出現幼毛,頭髮乾燥缺乏光彩及容易脫落。荷爾蒙失調導致不規律的月經或完全停經,骨骼鈣質流失而轉變成往後不能修補的骨質疏鬆;青少年生理成長受影響亦會引致延遲發育。
心理、行為、社交:患者常有不少怪異的進食行為,例如過度仔細處理食物,嚴謹計量每種食物的熱量等等。其對食物有極度的選擇性,偏向某些食物,而對某些食物如肉類等會有嘔心感。也有病者在進食前出現焦慮、猶豫不決、進食時間冗長、不喜歡與人一起進食、進食再不是一件樂事;或進食後扣喉把食物吐出,因怕肥而過度做運動;患者情緒起伏較大、易哭、或自殘;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亦可能會同時出現,學業和社交會大受影響。

家人
進食失調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家長必須保持冷靜,否則便弄巧反拙。厭食只是一個病徵,背後可能隱藏了很多誘因,如自我期望過高,自尊心不足,對自我形象或何謂標準體重的曲解,又或因家庭、學業帶來的壓力、朋友排斥等非當局者可清晰了解的因素。所以,最重要是尋求專業人仕的幫助,慢慢把這些問題逐一解決。同時,家人必須給予患者支持,持正面態度關愛他們,透過專業界人員的協助,一起渡過治療的過程。家人如有困擾,亦應尋求專業人仕幫助。

[Download PDF of this article / 下載本文 pdf]

Disclaimer: This Education Material is for information only. Users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making their own assessment of the matters discussed herein which should not replace advices from thei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This material is made possible with the assistance from adolescent volunteers. Free download http://hksah.blogspot.hk/

No comments: